东盟国家有哪些?东盟商标保护现状如何?各国之间的商标申请程序有何不同?一标多类又是如何规定的?商标从申请到注册又都需要多长时间?……
当大家还对上述问题疑惑不解之际,9月2日,在“2017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的分论坛东盟商标论坛上,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的知名知识产权律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
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田玫作为此次论坛的主持人,首先介绍了东盟这一概念。她表示,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员国一共有10个,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加深,中国企业对商贸在东盟国家的保护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之前,应该对东盟商标的保护有一定的认识,并规划商标保护策略,以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
据了解,东盟各国家虽然处在同一个区域,但由于历史背景和法律体系的不同,每个东盟国家都有自己的商标体系,此次论坛的目的主要是讨论五个东盟国家的商标制度概况和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可能遇到的挑战。
田玫介绍到,此次论坛邀请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5个国家,拥有20年以上丰富的商标职业经验的律师,为我们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
首先,来自新加坡的刘愈婷律师介绍了东盟国家商标制度是否近似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 刘愈婷表示,东盟国家虽然处在同一个地理区域里面,但因为社会背景、法律体系各有不同,所以在商标合作这一方面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没有取得类似欧盟的一个商标申请的制度。东盟国家目前的合作,主要是在申请的过程和要求可以简化和协调。
随后,菲律宾的Regina Reyes-Rara律师,就东盟国家商标申请程序的异同进行了解读。
Regina Reyes-Rara介绍到,递交商标申请需要申请人签署委托书,这个规定在5个东盟国家中,唯一例外的是新加坡,在新加坡是无须签署委托书和其他文件的。而就菲律宾而言,多数只需委托方签字,无须公正或认证,委托书可以在申请后的两个月内提交。
众所周知,因为语言及文化的不同,当中国在东盟国家申请注册商标时候,在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5个国家中,都需要提交载有中文字符的商标的翻译和音译文件。
马来西亚律师李秀玲介绍到,虽然在东盟上述5个国家都需要有中文字符的商标的翻译和音译文件,但有些特殊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只是提供包含从中文翻译为英文的音译和意译就足够了。
虽然,上述东盟5个国家都需要有中文字符的商标的翻译和音译文件,但是谁能够有资格提供翻译文件呢?李秀玲表示,在马来西亚这份文件必须是受官方认可的翻译员才能够提供。其他国家翻译文件是可以由任何熟练掌握相关语言的人员提供。
我国现行商标法针对一标多类问题做出了明确解释,那么,在东盟国家中提交一标多类的申请是否是值得推荐的?
印度尼西亚Emiryah Dinah律师表示,印度尼西亚的律师并不建议一标多类的申请,主要的原因在于为,如果某些类别遭到异议,其他类别将会受到影响,到时候能否划分个别类别取决于审查员的意见,所以这有一定的风险。
在上述东盟5国中,有关商标无效及撤销申请的理由大部分同中国一致,但泰国有一种更优权利来无效撤销商标注册。
针对这一问题,来自泰国的Wanchai Raksirivorakul律师作出了解答。其介绍到,泰国的情况是在注册日起的5年内,任何一个权利方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以自己有更优权利为理由,要求注销商标的注册。举个例子,如果甲方是中国某个商标的持有人,甲方的商标如果在泰国被人抢注了,甲方就可以进行申请,撤销泰方的注册,理由是甲方是拥有人,比泰方更应该拥有该商标。
在上述5位律师,针对各自国家的商标保护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又针对假设案例进行讨论,并现场回答了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随后,该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