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利局近日在其网站公布《2010年度报告》,就2009年日本工业产权申请、日本申请人的海外申请和该局审查、授权情况予以回顾和分析。现摘译相关主要内容如下:
一、日本工业产权申请、日本申请人海外申请情况
2009年,日本发明专利申请量仅为348,596件,较上年大幅减少,降幅达10.8%。其中295,315件(占84.8%)来自日本国内申请人;来自美国的为22,367件,居外国申请人国籍排名首位,其次是德国、韩国和荷兰,分别为6,602件、4,782件和3,283件。发明专利申请大幅减少的行业或领域为:交通运输设备(—21.6%)、纤维-玻璃-陶瓷产品(—13.9%)、机械(—11.6%)、化学(—10.3%)、电器(—9.4%)。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项数和实审请求量(254,368件)继续减少,实审请求量254,368件,较上年降低26.9%;“一通”前撤回、放弃剧增,增幅高达76.3%。发明专利申请人不服驳回决定的复审请求量为24,137件,减少2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日本企业较以往更重视海外申请。因此,与日本国内专利申请量的持续走低相反,2009年源自日本的PCT申请量达29,799件,增长3.5%,占全球总量(154,784件,—5.2%)的1 9.3%,自2003年以来继续8年仅次于美国(45,500 件,占29.4%)居全球第二。2009年以日本专利局为受理局的PCT申请量上升4.5%,达29,291件。
截至2010年3月末,利用“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的美国申请人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777件;来自韩国申请人的日本申请为93件。日本申请人提交的美国申请高达2,040件、韩国申请为371件。
2009年,日本外观设计和商标注册申请量亦分别降低8.1%和7.0%,为30,875件和110,841件。“部分外观设计”申请共8,684件,占总量的28.1%。
2009年,日本工业产权申请量、权利要求项数和实审请求量的降低,以及“一通”前撤回、放弃的大幅增长,均因受近年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以及日本企业专利申请战略从注重“量”到“质”的转变,从而对申请进行严格选择的结果。
二、日本专利局审查、授权/注册情况
由于日本专利局近年来对附任期审查员的聘用(2001年至2010年,日本专利局审查员人数共增加607人)和现有技术检索外包量(2009年达23.3万件)的扩大等提高审查效率工作的推进,2009年,发明专利审查“一通”完成情况继续向好,达361,439件,较上年增长5.5%,首次超过实审请求量。授权193,349件,增长9.3%;授权审定率与上年相同,为50.2%。截至2009年末,待实审量显著下降,为 71.7万件,降幅达17.4%。发明专利、实用新型申请优先审查、优先复审周期分别为1.8个月和3.5个月,均较上年少0.2个月。
为尽快保护环境技术研发成果,促进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2009年11月日本专利局开始扩大优先审查范围,将“绿色”专利申请列入优先实审和优先复审范围,相关申请“一通”周期由原平均29个月骤降至2个月。2008年10月开始试行的“特快审查制”范围,于2009年10月被扩大至进入日本国内阶段的PCT 申请。
自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末,日本专利局相继与美、韩、英、德、丹麦、芬兰、俄罗斯、奥地利、新加坡、匈牙利、加拿大等11个国家专利机构和欧洲专利局实施或试行“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且分别于2009年7月和2010年7月与韩国知识产权局、芬兰专利商标局将该项目范围扩大至PCT申请,以加快审查,进一步有利于申请人对其权利的保护。
2009年,日本Panasonic电器公司发明专利授权审定量和外观设计注册量继续居企业排名首位,达5,185件和616件;日本高丝化妆品公司商标注册量为715件,首次超越日本花王化妆品公司,居企业商标注册排名首位。(来源于知识产权网)